温州知名企业_一个温州企业的破产难题

2019-08-07   来源:知名品牌招商

2014年3月,温州,柳市镇。

街道旁三三两两的行人与花花绿绿的招牌形成强烈对比,这里曾经人头攒动,但现在似乎已没有了往昔的人气。

温州病了。近十年来在市场上横冲直撞的温州人发现,他们的故乡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:企业破产,老板跑路,房价猛跌,工厂倒闭……自2011年开始,挥之不去的破产阴霾已经在这座城市上空盘旋数年。

为了走出困境,近一两年来,当地政府与企业都在努力寻找对策。但他们能否成功脱困?《商界》记者走进号称温州第一镇的柳市,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。

胡志明病了

就在记者准备采访胡志明的前一天,他突然病倒了。

这个55岁的汉子是浙江森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,他创办的森泰成立超过20年,企业拥有“中国驰名商标”称号,也一度跻身中国电气行业百强。

胡志明病倒的原因与一次会议有关。2013年3月9日,森泰集团第三次破产重组会议在柳市镇召开。会上,胡志明将企业破产重组计划抛了出来,这是他辛苦筹划半年的成果,颇有点最后一搏的味道。殊不知,与会20几位银行债权人代表竟然站起来一致反对。

胡志明感到内心冰凉,他知道自己的公司已经被推向破产清算的悬崖。

原本经营正常的森泰电器厂,为何突然陷入破产的困境?事情要从森泰集团的互保企业——温州华能汽车集团说起。

所谓互保,是指企业之间通过互相担保向银行等机构贷款,当对方无力还款之时需承担连带还款责任。举个简单例子,A公司向银行借款100万元,担保人为B公司,若A公司无力偿还,那么B公司则将代为偿还这100万元。B公司贷款时亦然。在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,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企业融资方式。

企业互保为企业融资带来便利,但同时也存在风险。这些互保链犹如连环地雷,只要有一颗爆炸,造成的连锁效应威力惊人。胡志明的遭遇恰恰说明了这一点。

胡志明的森泰集团与同处温州的华能汽车集团为互保企业。2012年,华能企业集团董事长王某因为患癌症去世,债权人蜂拥而至,原本运转状况良好的华能集团被逼还债,银行停止了对华能的贷款,曾经是温州最大汽贸商之一的华能集团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。

华能集团的突然倒下是胡志明没有料到的,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,华能的破产之火竟然迅速燃烧到自己身上。事实上,在王某生病阶段,为了防止华能的资金链断裂,胡志明协同另外两家互保企业凑出1亿元供华能度过燃眉之急。

殊不知,仅仅两个月后,华能还是没能撑住。此时,作为互保企业的森泰变成了债务主体,中国银行向森泰收贷两千万元,其后民生银行、交通银行等数家银行也加紧了对森泰的资金监控。

2013年2月,森泰开始欠息;3月,资金链断裂的胡志明不得不向当地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。森泰集团由此被逼入墙角。

坏事从来不走单

“坏事从来不走单”,用这句古老的犹太谚语用来形容当时的森泰似乎非常贴切。

森泰申请破产的消息刚刚传开,昔日的生意伙伴们立即炸开了锅。

原本认为破产重组比破产清算简单的胡志明没有料到,麻烦就此接踵而来。“在大家的概念里,破产好像就只有破产清算,如果不早点去把钱要回来,很有可能自己的利益就打了水漂。但实际上,森泰申请的是破产重组,重组是有希望重新站起来的。”

但大家似乎并不理解胡志明的想法。开始的几天,胡志明电话一个接一个,“被供应商们打爆了,都是催要货款的。”虽然每次都耐心解释,但电话那头的回答只有一句话:“还钱!”

到后来,供应商们干脆上门讨债。黑压压的几十个人堵在在办公室里,一位员工被困在办公室一天一夜都没能走出去。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胡志明仍然心有余悸。

幸亏森泰的破产管理律师站了出来。他们与供应商们谈判,一定会优先支付森泰各位供应商的货款,但要他们能顾全森泰重组的大局,把供货账期恢复到3个月,每次按时打款。由于托管律师是法院派过来的,供应商们这才打消了顾虑。森泰一位负责生产的副总告诉记者:“得知森泰良好的还款信誉后,甚至还有新的厂商表示希望加入森泰的供应商行列。”

然而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胡志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经销商们又来找他诉苦了。

有位经销商的一个几乎签约的订单被竞争对手给撬了。原本已经与客户达成了基本供货协议,但由于竞争对手得知了森泰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,在客户面前添油加醋地诋毁,说森泰破产后无法履行维修等,导致客户在最后关头放弃森泰,选择了竞争对手的品牌。

为了打消客户的疑虑,也为了保护森泰的品牌。胡志明特地派一个情况说明小组,由负责技术研发的副总亲自上门,向别人解释森泰的现状。他们甚至还邀请客户到厂里参观厂子正常运转的情况。

经过多重努力,情况稍有好转。但由于资金吃紧,森泰生产规模已经缩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。“很多经销商碍于往日的情面,不好直接说不再代理我们的产品。毕竟他们也曾经依靠我们的品牌挣到不少钱。只不过,他们将经营重心更多地转到了别的品牌上。”

在森泰遇到困难之时,不管是经销商,还是供应商都没有放弃森泰,胡志明对他们也抱着一颗感激之心。但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银行。这位昔日“朋友”的表现让胡志明充满愤怒,曾几何时,这些银行天天找到厂里要求贷款给自己,想不到变脸如此之快。

一再被否决的重组计划

从商三十年,胡志明没少和银行打交道,但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排斥与他们的接触。但在森泰的债权登记表上,主要的债权人恰恰就是银行。

争吵,争吵,再争吵,每一次债权人会议,胡志明都处于高压之下。长期下来,他的身心备受煎熬,但他又不得不周旋其中。但他明白,要拿出一个让所有债权人都满意的方案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然而想要森泰起死回生,他又必须坚持。

2013年8月的一次债权人会议。胡志明旗下四家企业森泰集团、浙江森泰电器厂、乐清市旭华线缆有限公司、乐清市德正实业有限公司申请重组,债权人一致否决。胡志明不得已关停了其中两家,森泰集团与德正实业,但这显然不够。

两个月过后又一次债权人会议,胡志明做出了新的让步。

他提出了“卖业务”和“卖资产”的重整思路,准备将保留下来的两家企业核心业务资产打包出售。作为乐清低压电器行业曾经的龙头企业之一,森泰电器厂在行业内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。而主营漆包线的旭华线缆,属于政府特许经营类产品,需求量大,竞争者少。如果能找到投资人接盘,可以带来不少的资金。但由于寻找投资人需要一定时间,银行仍然没有通过。

“这半年里吃不好,睡不着,为的不就是让企业起死回生,债权人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么?”前两次会议过后,胡志明百思不得其解,“明明希望就在前方,为何不能给我点空间和时间?”

最近的一次债权人会议上,胡志明与托管律师把重整方案的重点,放在了森泰电器厂的新厂房上。根据他们的设想,政府把森泰新厂房所在的32亩工业用地收储,转为商业用地,设置条件后重新挂牌出售。由于这块地位于柳市镇繁华地段,挂牌后的价格估计能达到每平方米3000元,如果方案成功实施,回收的资金量将非常可观。

这个方案有两个关键步骤,第一是银行,需要它们适当放宽债务;第二是政府,工业用地转成商业用地,需要政府批准。

生死攸关之际,方案再次卡在了银行这里,他们又一次否决了重组方案。

银行啊,银行!

银行为何会一次又一次否决他们的重整计划?负责森泰破产管理的陈律师表述的非常直接:他们并不在意森泰最终的结局是怎样,他们只关心自己最终能收回多少款项,并且要尽快。时间不能拖得过久,不然会影响他们银行内部绩效考评结果。

原来绕来绕去,债权人最大的诉求就是“快”。“好的方案收益大,但周期长,风险大;差的方案收益小,但周期短,风险小。”森泰这几次提出的方案都是长期规划,虽然具有可持续性,但往往周期过长。对急于缩减信贷规模的银行而言,这当然不是最佳选择。

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,银行虽然现在小心谨慎,但他们开始放贷时的态度并非如此。泰森的经历并非个案,在对温州众多企业的走访中,记者寻觅到了更多鲜活案例。

成小林是温州一家制衣企业的老总,他从2003年开始设厂,经营顺风顺水。2009年,温州民营经济规模伴随宽松的货币政策走上快车道,成小林也顺势作出人生重大决定:扩大生产,花7500万元买下新厂房。

成小林回忆,其实那个时候买个两三千万的厂房已经够用了,但为了追求规模,他还是决定上马更大的厂房。他的底气来自于银行的支持——温州工行慷慨地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,据他接触的多位银行客户经理透露,政府推出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后,他们领导为了业绩,甚至要求他们协助企业对报表作假。“那几年,整个温州没有一家企业的报表是完全真实的,而且资产评估金额都会在实际价值的两倍左右。”

那个时候想要从银行贷款,就两个词:轻松加愉快。他的企业也在这两年迎来了最辉煌的阶段。杭州、深圳、意大利和法国,都陆续有了他的分店。

时至2011年,情况急转直下。

欧债危机、汇率波动导致订单减少,人工原料各项成本不断增加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裁员削减成本。雪上加霜的是,随着央行货币紧缩各项政策出台,一年前还热情放贷的银行,突然开始催促他还债。

“当时我们有6000万元贷款,工行让我先还,并承诺之后再贷给我们。”但成小林没想到,当他以四分、五分的利息从担保公司和“高利贷”借钱还清贷款后,银行重新贷给他们的,只有2900万元。同时,银行还把他原本估值1.3亿元的新厂房降到了7000万元。迫于无奈,资不抵债的成小林只能宣布破产。

成小林这样的例子,在柳市乃至温州都非常普遍。企业们认为吹起泡沫的是银行,最后釜底抽薪的还是银行。但银行似乎也有自己的苦衷——

“都说我们是温州破产潮的幕后推手,但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。”一位股份制银行的风控总监告诉记者,温州银行业的不良率已经攀升到了4%。他们现在是千方百计想要降低风险。在面对森泰这样的破产案例之时,他们宁愿意选择收益小很多的破产清算,也不愿给企业再贷款。

风向变了,“短、平、快”成为了此时银行的行为准则,森泰的三次重组方案不能通过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破不了的局

自2011年开始,破产阴霾笼罩温州,面对大面积的企业倒闭潮,当地政府开始努力寻求对策。有媒体就称,温州已在向中央相关机构申报“破产实验基地”,消息虽未获官方证实,但地方政府的焦虑感可见一斑。

2013年10月,森泰刚提出新工厂用地重新使用的计划时,乐清市提出了几点建议:参考国有资产处置办法,允许在挂牌前暂时保留地上建筑物,挂牌后三个月内拆除;规划允许范围内,尽量提高容积率;挂牌出让前,考虑该地块的历史状况及目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现状评估价格。

仅仅几天过后,主管部门批复:在规划允许范围内,尽量提高容积率,帮助企业解困。

知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,这宗重整方案占据地利,本来推行起来就不困难。因为在几年前的土地规划中,这里已经被划为商住用地范畴。同时一家商业银行也对这个项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。

但一直到现在,这个估挂牌计划一直都没有下文。

当地一位律师告诉记者,对于如何帮助企业破产重组,相关部门内部也有讨论和争议。同时,森泰的互保企业也持有不同看法。2013年12月初,森泰的两家互保企业联合向政府提交报告,要求彻查森泰“逃废债务”的行为,主要指控就是森泰公司存在大量账外往来资金。如果被查属实的话,这两家企业将能免除代偿责任,森泰也相应的无法进行重组。

“但不管怎样,政府参与重整,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银企之间搭建一个平等沟通的平台。但是到底政府能发挥多大作用,还是要取决于他们介入的力度。”

胡志明现在已经精疲力竭,但森泰未来的命运似乎仍然看不到希望。而负责破产管理的律师也坦陈,“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还拿不出能通过的方案,我们也只能按照破产清算的方法对森泰进行处理了。”

采访结束后去往车站的路上,记者跟的哥聊起了关于温州企业破产的问题,的哥表示,他好几个朋友以前都是给老板开车的,但从去年开始,他们陆续失业,有人已经离开温州,到别处发展。他们也不知道,这片笼罩在温州上空的破产“阴霾”还要多久才能散去。

温州知名企业_一个温州企业的破产难题

https://m.101ms.com/pinpaizhaoshang/zhiming/154919.html

推荐访问

温州最大的企业 温州光伏企业
《温州知名企业_一个温州企业的破产难题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下载文档
分享

热门关注

一汽轿车营收277亿元 奔腾品牌销售超12万辆

知名品牌招商

三福百货加盟

知名品牌招商

海澜之家加盟条件

知名品牌招商

达芙妮女鞋加盟店

知名品牌招商

知名度什么意思_知名度不高的产品 销售员如何克服障碍

知名品牌招商

[马云有多少钱人民币]马云等多名知名企业家随习近平访韩

知名品牌招商

温州知名企业_一个温州企业的破产难题

知名品牌招商

【盘点那些百看不厌的万恶之源出处】盘点那些知名创业者的生活苦难史

知名品牌招商

大地幼儿园加盟

知名品牌招商

阿斯顿英语加盟

知名品牌招商